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 https://m.39.net/disease/a_g3uva7p.html 说起三国,大概是华夏悠久历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时期了,这得益于《三国演义》,也在于那段历史里的英雄辈出。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绍到日本民众对于三国文化的痴迷,但让很多国人想不到的是,在东南亚,三国文化同样有不少人喜欢。那么,三国在东南亚流行到什么程度呢?又是为什么会流行起来呢? 三国文化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和吸引力,描绘了一段英雄辈出、风云变幻、悲壮浪漫的历史时期,涵盖了战争、政治、爱情、文学等多种元素,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读者和观众的兴趣和情感需求。 就东南亚而言,这种三国文化主要得益于《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的广泛传播,将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结合起来,影响了当地的文学、戏剧、电影、游戏等各种艺术形式。 客观的说,三国文化能在东南亚流行,最开始的原因是因为东南亚多个国家曾经是古代中国的藩属国或有着宗藩关系,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直到今天,东南亚依然有许多华人后裔或华侨华人,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认同感。 虽然这些东南亚国家极力要在文化上摆脱华夏文化的影响,但三国文化似乎并不在此列。三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得到了当地王室、官员、学者、译者等人士的推崇和传播,他们将《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翻译成当地语言,并进行了改编和创作,使之适应当地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增加了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比如许多东南亚国家的作家和学者受到《三国演义》的启发,创作了以本地历史和民间传说为素材的小说、戏剧、诗歌等,这其中又以《马六甲王朝史》、《汉都亚王朝史》、以及马来西亚版本的“三国志”等最为出名。 当然了,泰国的三国文化作品同样不少,比如泰国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两朝重臣昭帕耶帕康(洪)的洪版《三国》,甚至被泰国人视为泰国本土文学。 除了文学艺术的爱好外,三国文化甚至影响了东南亚的政治策略、智慧等。许多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借鉴了《三国演义》中的政治策略和军事智慧,如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迪·莫哈末就曾经引用诸葛亮的“出师表”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哈托曾经借用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来解释自己的冷血统治。 其实,三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在日本民间。如果我们去东南亚国家游玩时,大概总会看到他们的不少民间艺术活动中会有《三国演义》的影子,比如泰国的木偶戏、印度尼西亚的皮影戏、菲律宾的卡拉OK等。比如下图就是马来西亚小学生在表演三国故事: 实际上,东南亚的民众们对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和价值观有着深厚的认同感和共鸣,如泰国人尊敬刘备为“大王”、崇拜关羽为“关公”、敬畏诸葛亮为“孔明”、鄙视曹操为“奸雄”等。这种朴素的情感虽然很难说得上是科学,但却十分令人亲切。 或许出乎大家的预料,《三国演义》还曾经激发了东南亚的民族自觉和反殖民斗争。众所周知,许多东南亚国家在二十世纪初受到法国、英国、荷兰等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统治。但《三国演义》里的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却给了他们一部分抗争的精神和力量,连越南的胡志明、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等都曾经引用过《三国演义》中的名言。 这里有个冷门的故事,越南曾经的领导人胡志明是个崇拜关羽的三国迷,他当时虽身陷牢笼,仍对对祖国充满热血,便用汉文创作了一首中文诗《即景》,借歌颂关羽的忠义来表达自己。其诗曰:树梢巧画张飞像,赤日长明关羽心。祖国终年无信息,故乡每日望回音。 三国文化发源于中国本土,却在东南亚国家中有着很大的文化影响,这大概是因为:三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和精彩故事,激发了东南亚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抗争精神,也满足了他们的娱乐和审美需求。 那么,作为国人的我们怎么能不热爱三国文化呢?是时候拿起三国文化啦。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69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