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天龙,美国丹佛美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夏威夷大学教授,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考古学前辈安志敏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张光直教授和巴尔-约瑟夫(OferBar-Yosef)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食物生产的起源、经济考古学理论及其在中国考古学中的应用、当代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概念等,出版《中国东南沿海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简史》《福建与南岛语族》等多部中英文著作,发表专题研究论文90余篇,并主持多项亚洲-太平洋考古研究、教学和培训项目,曾获美国哈佛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美国年度ThePhilipandEugeniaChu亚洲研究杰出成果奖。南岛语族(Austronesian)研究可以说是太平洋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中国考古学与太平洋考古学的链接点之一。记者在从事中国南岛语族研究前沿报道时,有幸结识了考古人类学家——美国丹佛美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夏威夷大学教授焦天龙,他对这一领域的专注与探讨深度令人印象深刻。焦教授从考古学的角度探索南岛语族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发源,其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他与美国和中国同行合作,首次在中国用地球化学技术分析新石器时代石器的产地和交流,发现了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与台湾地区史前时代交流的确切证据。近日,记者就国际学术界关于南岛语族研究的学术脉络以及中国东南考古的新视角等问题,对焦天龙教授进行了专访。 中国东南沿海考古与太平洋考古结合点《中国社会科学报》: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是国际学界最为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是近年来的焦点问题之一。您可否谈谈南岛语族考古概念的形成历史?焦天龙:南岛语族的起源和扩散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太平洋考古学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也是中国东南沿海考古与太平洋考古学的结合点。国际学术界所指的南岛语族是指说南岛语系语言的民族,这是根据语言学分类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南岛语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大语系,其分布地区东到太平洋东部的复活节岛,西到印度洋的马达加斯加,北到夏威夷和中国台湾,南到新西兰。其主要居住地区包括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这一分布区域表明南岛语族是一个海洋族群。据统计,目前南岛语系包括—种语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语系。说属于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口约有2.7亿。他们的祖先早在欧洲人环球航海时代开始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居住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所有岛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岛语族的祖先向太平洋地区的扩散,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海上殖民。他们凭借其惊人的航海技术,成功地发现并殖民了南太平洋中一个又一个岛屿。单边驾艇独木舟和双连独木舟是他们的主要远航工具。他们通过对星星和航流的认识,发明了极其惊人的导航系统,并因此得以有目的地在数万里的海域内来回航行。谈到南岛语族考古概念的形成历史,就不得不回到南岛语族的起源和扩散问题。这既是困惑早期航海家和欧洲殖民者的问题,也是自20世纪初发源以来的太平洋考古学和人类学的重要探索课题。包括福建在内的中国东南沿海之所以受到太平洋考古学界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576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