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警察局机动车大队(ShanghaiPolicestationAutomobileForce)是解放战争时期蒋军在上海成立的一支特种警察部队,简称“SPAF”,成立时间为年3月1日,由原蒋军装甲步兵第一营改编,大队长钟敏、副大队长兼第一中队长喻飞,下辖四个中队,编制上直属于上海市警察局。 机动车大队徽章年4月23日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天险后,机动车大队在蒋军的布置下撤退到上海市区,打算进行负隅顽抗,此时全大队共有警员余人,装甲车40辆、迫击炮10门、轻机枪30余挺、步枪余支及电台4部。为了防止生变,蒋军早已将大队原领导钟敏和喻飞调离岗位,并任命特务缪琅为新任大队长。 不过到5月下旬,眼看上海即将解放,贪生怕死的缪琅早就偷偷溜走,我军地下组织趁机通过关系策动了钟敏和喻飞起义。在老领导的召唤下,机动车大队的几个中队长也都同意起义,这样5月29日,大队的指挥权被正式移交给上海军管会,一同被移交的还有大队现有的29辆装甲车和4辆日式坦克,其名称也被改为上海警察总队特科团战车营。 沪造36式装甲车上海解放前,机动车大队经常会开着装甲车在上海街头耀武扬威地驶过,因此留下许多档案照片,从现有的这些历史照片中科可以看到,该大队所使用的装甲车有两种,一种为国产的沪造36式装甲车,该车为在美国CCKW-型十轮卡车底盘上套上一副厚度达8毫米的装甲车壳子,最高速度每小时56公里,装备有二挺7.92毫米口径马克辛重机枪。 而另一种装甲车,有国内军事博主称其也是国产的沪造轻型装甲车,但却又不能像沪造36式那样给出具体型号。年5月,在一组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所拍摄的、反映蒋军出动军警包围上海交通大学校园阻止学生外出活动的照片中,也出现了这种神秘轻型装甲车,相关照片在70年后经国外网友确认,最终认定这是产自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土造Overvalwagens系列装甲车中的一种。 上海交大门口的神秘装甲车另一个视角可看出该车一侧开门比较模糊的一张同款太平洋战争前夕,面临日本军队不断加大的军事压力,以及外购坦克装甲车辆的不能及时到货,统治印度尼西亚的荷属东印度当局决定自行研制一系列装甲车以撑过过渡期,这一系列的土造系列装甲车被称为Overvalwagens,意为“突击车”,根据相关文件表名,Overvalwagens共有两个公开型号,分别是荷属东印度皇家陆军使用的Braat,及由本地人组成的本土防卫队所使用的Stadswacht。 Braat与第三种型号但随着近年相关好事者对Overvalwagens系列装甲车研究的深入,Overvalwagens可能还存在所未知的第三种型号,相关车辆在二战结束后的印度尼西亚及中国上海都有出现并留下具体照片,根据照片可以判定,上文所述的上海市警察局机动车大队所拥有的神秘轻型装甲车,正是Overvalwagens系列装甲车的这种第三种型号。 年万隆街头的第三种型号根据现有历史照片分析,Overvalwagens系列装甲车的第三型号应是在雪佛兰二轴六轮卡车底盘上建造,装备有一挺维克斯7.65毫米口径车载机枪。不过,其在太平洋战争之前的相关历史照片目前只有一张,根据描述其大约拍摄于年9月,虽然较为模糊,但仍可以看出这是一款测试型号,以至于车头都没有安装进气格栅。 唯一一张战前测试型号笔者这里揣测,Overvalwagens系列装甲车的第三型号之所以没有官方型号,大概率是由于该款装甲车的测试型号还没全部完成测试时,印度尼西亚就已经被日军攻陷,但其生产流水线大致已布置完。所以待日军接管Overvalwagens的工厂生产线设施后,便依葫芦画瓢将车辆生产出来,用于在印度尼西亚本地的治安维护。 摄于战后印尼而至于Overvalwagens系列装甲车的第三型号为什么会出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上海街头,笔者认为大概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日军将这种装甲车经海上运到上海,以顶替差不多快报废的原英制装甲车,另一种则是抗战胜利后,作为赔款物资由盟军从印度尼西亚运来上海,并移交给中国方面。由于相关资料的缺乏,真相到底如何这里也就不得而知了。 机动车大队警员普遍佩戴大檐帽在印度尼西亚,Overvalwagens系列装甲车的第三型号一直使用到了印尼独立战争之后,并在年随荷属东印度皇家陆军重返万隆,留下了其在万隆街头肆虐的历史记忆。而在中国,该车也见证了上海由旧社会向新世界转变的全过程,并在全国解放后逐渐报废退役。 使用日式95炮塔的指挥车据有的历史照片显示,在中国方面的实际使用中,有少量车辆将车顶的小炮塔拆下,换上拆除了火炮的日制95式轻型坦克的炮塔,颇显得不伦不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31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