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山竹,学名莽吉柿,别名山竺、山竹子、倒捻子等,为藤黄科藤黄属小乔木,寿命可达70年之久。从栽培到结果需要7~8年,果实成熟时外壳光滑,呈紫黑色,间有黄褐色斑块,内部呈紫红色,有4~5颗种子,假种皮(即果肉)像蒜瓣紧密排列,雪白嫩滑、酸甜多汁、清脆爽口。 山竹植株高12~20米,分枝交互对生,有明显的节和纵棱,看上去有些像竹竿,故而得名“山竹”。其学名莽吉柿来源于对马来语“mangis”的音译,最早见于郑和船队中负责通事和教谕之职的文职人员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一书,书中记载道:“爪哇国有芭蕉子、莽吉柿、西瓜、郎级之类。其莽吉柿如石榴样,皮内如橘囊样,有白肉四塊,味甜酸,甚可食。” 山竹性寒,具有降噪清火、生津解渴的作用,能克榴莲之燥热,吃了过多的榴莲容易上火,可吃山竹缓解,所以在泰国,人们将榴莲与山竹并称为“夫妻果”;山竹果肉清甜带酸,具有改善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山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纤维素等营养物质,具有一定减肥瘦身和美容养肤的功效。山竹性寒,体质虚寒的人不宜多吃;山竹果肉糖分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山竹果肉富含钾元素,肾病患者及心脏病患者也不宜食用。除果肉用于食用外,山竹外果皮的红色素还可用来制作黄色染料,是优质的天然色素;山竹果皮里含有多种氧杂蒽酮类化合物,比如α-倒捻子素等,常用于生产保健产品;泰国传统医学中,有用山竹果皮治疗腹痛、腹泻、痢疾、感染性创伤、化脓、慢性溃疡、淋病等疾病的方法。 山竹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型果树,喜温热环境,20~25℃的温度范围能满足山竹生长的基本要求,在25~35℃、相对湿度80%的环境下生长旺盛。当温度降到20℃以下时,山竹生长会受到明显的抑制;当温度长期低于5℃或高于40℃时,会引起山竹植株的死亡。山竹种子用湿沙在适当温度下储存能存活大概两年时间,但在干燥条件下易死亡。山竹早期生长需要弱光环境,直接光照下山竹的叶片,特别是新抽生的叶片,容易受强光照射而灼伤。种植山竹,不仅要确保当地天气潮湿且温度适宜,还要保证土壤有着良好的排水条件且粘性较高,山竹的土壤适应性很广,但是在有机物丰富且pH值在5~6.5范围内的砂壤中能生长更好。山竹树快速生长时对水分的需求较大,热带地区年降雨量在~毫米才能满足其旺盛生长,均匀分布的降雨量更有利于山竹的快速生长。 山竹为热带著名水果之一,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马鲁古群岛,广泛栽培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泰国是全球最大的山竹生产国,其次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受山竹生产特性的影响,我国山竹引种和栽培区域主要集中在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和云南等地,且生产规模都比较小,产量也比较低,国内市场上销售的山竹产品主要来自于进口。 按果树年龄可将山竹分为油竹果、花竹果和沙竹果。油竹是山竹树生长7~15年结出的果实,油竹果皮为亮黑色且带有油亮的光泽;花竹果一般指15~50年树龄山竹树结出的果实,果皮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果肉饱满、细腻多汁;沙竹果也称为麻竹果,其果树多为50年以上的老树,果实整体呈深紫色或深红色,外观暗淡,缺乏油亮的光泽,果皮上还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麻点,但果肉鲜嫩多汁、细腻清甜。相较而言,沙竹果品质最高、口感最佳,花竹果次之,油竹果较为一般、且可能出现玻璃肉(果肉水渍透明状)或者死竹(完全坏掉的果子)。 图表1:山竹分类 (信息来源: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本文基于海关统计数据在线查询平台所提供的年至今山竹进出口贸易数据及云果产业大脑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相关数据,从山竹进出口贸易变化趋势、市场分布等角度为从事山竹科研、育种、种植、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1.进出口现状 1.1.贸易规模及近年趋势 由于山竹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对气候和环境等因素要求较高,国内缺乏成规模的商业化种植,且山竹栽培结果所需的时间约8年左右,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国内市场销售的山竹以进口产品为主,在山竹出口贸易中也以转口贸易为主,主要承担中转国的角色,山竹进出口贸易逆差明显。以年为例,我国山竹进口量约为山竹出口量的.57倍,且虽然我国山竹进出口规模均呈波动增长趋势,但年至年间,进口量增长17.77万吨(.51吨),出口量增长.34吨,进口规模增量远高于出口规模增量,进出口贸易逆差呈波动增长的趋势。 图表2:中国鲜或干的山竹果进出口量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从进口规模来看,与榴莲、椰子相比,我国山竹进口量相对较小,椰子和榴莲在国内消费需求量更高。以年为例,我国山竹进口量比榴莲进口量(82.16万吨)低57.28万吨,比椰子进口量(87.2万吨)低62.32万吨。 图表3:年中国山竹、榴莲、椰子进口量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从出口规模来看,年,我国山竹出口量为.96吨、椰子出口量为23.26吨、榴莲出口量为0,山竹出口量比椰子出口量高.7吨,可见,山竹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更占优势。 图表4:年中国山竹、椰子出口量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从进出口交易单价来看,近年山竹进口交易单价均高于出口交易单价,且进口交易单价呈波动增长趋势,从年的14.09元/千克逐年增长至年的19.91元/千克,增长了5.82元/千克,增幅约41.28%;出口交易单价从7.07元/千克波动下降至6.21元/千克,下降了0.86元/千克,降幅约12.14%,整体走势平稳趋弱;进出口交易单价间的差额从7.02元/千克增长至13.69元/千克,彼此间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图表5:中国鲜或干的山竹果进出口交易单价对比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制图:云果产业大脑) 核心总结 1.由于我国不盛产山竹,国内市场销售的山竹以进口产品为主,出口也主要以转口贸易为主。近年来,我国山竹进出口贸易均呈波动增长趋势,年,我国山竹进口量为24.88万吨、进口金额为49.54亿元,与年相比,进口量增长17.77万吨,增幅约.79%;进口金额增长39.51亿元,增幅约.19%。山竹出口量为.96吨、出口金额为80.15万元,与年相比,山竹出口量增长.33吨,增长了3.84倍;山竹出口金额增长61.32万元,增长了3.26倍。 2.近年来,我国进口山竹的省域个数从年的13个波动增长为年的21个,山竹消费地域进一步扩大。年,云南、广西、重庆、广东、浙江5个省域山竹进口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均在10%以上,且其累计所占比重达83.14%。在获得我国山竹准入资格的5个国家中,泰国、印度尼西亚是我国最主要的山竹进口来源地。年,我国从泰国进口的山竹进口量为22.81万吨、进口金额为45.01亿元,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91.66%、90.86%;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山竹数量为2.05万吨、进口金额为4.49亿元,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8.25%、9.05%。 3.年至年,我国累计参与山竹转口贸易的省域有8个,其中,最主要的省域是广东和黑龙江;山竹出口销往地包括澳门、香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其中澳门和俄罗斯是我国山竹最主要的外销市场。年,我国山竹出口主要线路为由广东销往澳门、黑龙江销往俄罗斯,其中广东销往澳门的山竹出口量为.76吨、出口金额为47.17万元,其在全国出口总量及出口总金额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8.21%、58.86%;黑龙江销往俄罗斯的山竹出口量为15.21吨、出口金额为32.98万元,所占比重分别为11.79%、41.14%。 本文为完整报告节选版,如需获取完整报告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