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儒学的普遍化已成为一个日益明朗的事实。从历史层面来看,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对儒学的接受与转化,已经表明儒学具有超越国界的普遍性。现代以来,以“波士顿儒学”为标志的欧美儒学的出现,进一步表明儒学突破文化界限的超越性。与之相应的是,我们似乎相对忽略了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为代表的东南亚儒学。正如郑文泉所指出,亟待挖掘的东南亚儒学实在是具有独特精神而足以与东亚儒学、北美儒学相鼎立的海外儒学之一。无论是与作为儒学源头的中国本土儒学,还是与具有传统历史底蕴的东亚儒学,或新近兴起的欧美儒学相比,东南亚儒学都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思想特色,对之加以应有之重视,对于开拓儒学视野,加深儒学认识,提升文化凝聚,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儒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其存在与发展受到具体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从新、马、印三国的儒学发展来看,新加坡采用多民族平等融合的国策,汉语并非官方语言,儒学也没有被公开视为官方思想形态,而是作为占国民七成的华人这一特定群体之母语和本族文化得到传承,年代的《儒家伦理》课程即是基于此而推行。马来西亚的情况则是华人通过建立专门的华文学校,形成了东南亚地区唯一完整的从小学至博士的华语教育,以此坚守自身的语言传承和文化认同。印度尼西亚华人人数在东南亚虽属最多,但在当地的人口比重却不如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为了坚持儒家思想价值的认同,他们毅然创立了印度尼西亚孔教,使得孔教作为该国六大宗教之一,获得与其他宗教平等地位,由此儒家思想得以借助宗教形式被华人所传习。其二,东南亚儒学大体以非官方、体制外形态存在,借助华人所设立的社团、学校、报纸、孔教等形式展开,最主要的是通过日用不知的言传身教这一生活实践方式展开,具有典型的民间儒学、民间宗教的特色。中国本土儒学,长期以来虽是民间与官方两种儒学形态皆具,但庙堂儒学、体制内儒学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民间书院、读经班等传习儒学的体制外形式之涌现,学界才逐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6877.html
------分隔线----------------------------